资本退去后AI创业公司冬天科技


资本潮退去后,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冬天显得格外寒冷。

“倒数第一名将被淘汰百分之十左右。” 12月6日,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架构师王宇(化名)说的没错,但公司确实有裁员。

旷视科技被誉为“AI四小虎”之一,营收主要来自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三大应用场景。

其中,城市物联网收入占比多年保持在60%以上。与商汤科技(00020.HK)、云从科技(.SH)、海康威视(.SZ)等竞争对手相比,旷视科技在软硬件领域均推出了产品,但商业化情况并不乐观,截至年底截至2021年6月,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165.96亿元。

发展初期,旷视科技一度受到资本青睐。近年来,AI行业在经历了早期的资本养肥后迎来了泡沫期,而旷视科技也因造血能力不足而陷入亏损的泥潭。

2019年,旷视科技开始发力资本市场。三年多后,从港交所到科创板,旷视科技的IPO之路一波三折,上市梦至今未实现。

《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3月12日受理申请以来,旷视科技已经在科创板IPO路上走过了630多天。初步验收、询价、会面都很顺利。注册制下,科创板上市公司经上市委审核通过后,需向中国证监会报备注册。2021年9月30日提交注册后,旷视科技卡在门口,迟迟未获批。

针对近期IPO、裁员、企业发展等情况,时代周报记者致函旷视科技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收到具体回复。

商业化问题越来越尖锐

近日,有网友在职场社交平台爆料,“旷视裁员30%,上午通知,下午走人”。

对此,时代周报记者从旷视科技多位内部员工处获悉,人员基层淘汰仍在继续,但比例不到30%。

资本退去后AI创业公司冬天科技

来源:途冲创意

这一年,刻意低调的旷视科技日子不好过。除了基层员工的动荡之外,管理层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7月,旷视科技高级副总裁、城市事业部总经理陈学松被曝离职加盟阿里巴巴,出任阿里云副总裁(P10)。

此外,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坚于今年6月突发疾病去世,享年45岁。人工智能技术。”

技术负责人的离去,难免会引起外界对技术停摆的猜疑。12月5日,接近旷视科技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刊,孙坚离职后,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尹奇接任研究院院长一职。目前,旷视科技的研发工作依然正常。加工。

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拥有自己的品牌学霸创业。三位联合创始人印奇、唐文斌、杨沐均来自清华大学“清华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其中,尹奇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19年“全球青年领袖”之一。

豪华的团队让旷视科技在发展之初就很受资本青睐,其股东名单上也是星光熠熠,其中蚂蚁集团、阿里巴巴、中银集团、OPPO、SK、鸿海精密等最为瞩目。

招股书显示,目前,蚂蚁集团为旷视科技第一大机构股东,蚂蚁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API()(以下简称“API”)间接持有旷视科技15.08%股权。同时,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淘宝中国”)间接持有旷视科技14.33%的股份;两者合计持有旷视科技29.41%的股份。

然而,资本从来都没有耐心,它不会简单地为创业者的梦想买单。发布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人工智能将从触发期开始经历通胀预期期-泡沫破灭期-恢复增长期-成熟期。从过去的资本热潮,现在潮水退去,回归理性。跌宕起伏之间,AI公司的商业化也被摆上了台面。

资本退去后AI创业公司冬天科技

来源:途冲创意

目前,城市物联网已成为旷视科技的主要营收来源。旷视科技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5.43亿元、8.31亿元、9.15亿元和4.82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63.56%和65.99% . %、65.82% 和 72.06%。

纵观整个行业,商汤科技、云从科技等技术型科技公司,以及海康威视等智能化转型的硬件厂商,均在城市物联网领域有所布局,但不同公司提供的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参差不齐。不同的。不同的。相比之下科技,旷视科技提供的产品差异化优势不明显,产品的商业化程度不容乐观。

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旷视分别实现营收8.54亿元、12.60亿元、13.91亿元和6.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8.00亿元和-66.39亿元人民币、-33.27亿元和-18.65亿元。3年半净亏损146亿元,造血能力堪忧。

同时,由于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同期旷视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47亿元、-15.91亿元、-10.33亿元、-6.9亿元,面临严峻挑战。“失血”的困境。

融资困难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旷视科技要想活下去,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补血”。上市无疑是融资输血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9年8月,旷视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此后,“未能通过聆讯”、“暂停在港交所上市”的传闻不断。

直到2021年3月,上交所官网披露旷视科技首次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人们才意识到旷视科技已悄然将上市目的地从港股改为A股。

招股书显示,旷视拟募集资金60.18亿元,用于基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AI视觉物联网解决方案及产品研发升级项目、智能机器人研发升级建设项目、传感器研发设计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资本退去后AI创业公司冬天科技

来源:途冲创意

由于IPO审批延迟,旷视科技的融资情况不容乐观。

据天眼查,自成立以来,旷视科技已进行了7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3亿美元。然而距离上一轮融资已经过去了三年多。

招股书显示,由于多轮优先股融资导致应付债券金额较大科技,旷视科技资产负债率较高。报告期内,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08.54%、253.18%、318.37%和383.43%。

旷视科技表示,“可转换优先股在公开发行后将自动转换为普通股,因此公司上市后,资产负债率将回落至正常水平。” 但目前,旷视科技的上市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熟悉旷视科技的业内人士曾对媒体表示,旷视科技IPO最大的争议还集中在业绩表现以及与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的业务合作合规性上。

2020年9月,一场“失言”引发的风波让旷视科技陷入了舆论风暴的风口浪尖。当时,知名风险投资家、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在全球企业家峰会上提出,他在早期帮助旷视科技找到了包括美图、蚂蚁集团在内的合作伙伴,让他们获得大量的人脸数据。,并在后续的探索过程中发现了几个有价值的商业化方向。

此话一出,立即引发了旷视科技挑战公共数据和隐私安全的热议。

“人脸识别‘一旦泄露,终身风险’”的特性增加了风险的不确定性。在人脸识别相关产品和服务中,设计、开发、使用、部署的整个生命周期都符合伦理要求,避免安全隐患是未来人脸识别研发和应用的必然要求。”此前,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今,在满足AI伦理的条件下,早日实现自我造血,成为旷视完成自我救赎的必由之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