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看似只能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画面,却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为了现实。
今天,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
这是一场体育的盛宴,更是一场科技的盛宴。自工业革命以来,奥运会从来都是举办国顶尖科技的前沿秀场。而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是为本届“最科技”的冬奥会奠定了基础。奥运史上,冬奥核心业务系统首次在阿里云上实现“100%上云”运行;全息舱里,“云任意门”把国际奥委会主席瞬间移动了1300公里。比赛场里,云端实时合成“子弹时间”让观众能慢放动作细节,第一时间看清冰场“黑手”;直播间内,“冬冬”AI数字人风趣幽默说着冬奥段子,介绍着“冰墩墩”等爆款冬奥特许商品。无论是看得见的AI数字人、子弹时间,还是看不见的全面上云、云转播技术,这些科技在走下奥运赛场后,将会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虚拟会议、游戏直播、云端协作、甚至家庭聚会的一部分。这是一届最科技的冬奥会,也是一届属于每个人的冬奥会。
巴赫解读“云上奥运”
百年奥运,中国黑科技加持奥运火炬一直是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重要象征。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拯救人类。早在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人们便已举办起了点燃圣火的仪式,此后,奥运火炬更是随着奥运精神的传递,走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挪威,人们乘坐着雪橇,将奥运火炬带到了北极;在墨西哥,潜水员举着奥运火炬游过马赛港口;在美国,奥运火炬乘坐着印第安独木舟横跨水域,再由西部牛仔骑着快马一路奔腾;而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登山队员甚至将奥运火炬带到了珠穆朗玛峰上,成为一次前无古人的宏大壮举。而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的“Cloud ME”阿里云聚全息舱里,奥运火炬以一种更为奇妙的方式“穿越”了时空。在“Cloud ME”阿里云聚全息舱里,身处北京的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跨越了1300公里的距离,通过全息影像技术,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云端“相见”。纵使身处不同时空,巴赫依然能够向张勇赠送了北京冬奥火炬“飞扬”,并向中国观众“云拜年”。
巴赫与张勇在“Cloud ME” 阿里云聚全息舱内云端“相见”这个看似只能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画面,却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为了现实。这奇妙的一幕背后,是阿里巴巴集团的“Cloud ME”阿里云聚实时音视频开发平台。这是一个多光源空间结构设计的全息显示舱,基于阿里云的图像处理、音视频开发技术,它能够做到“发丝级”的全息复刻,让身处全球各地的人们任意相聚,眨眼就能“跨越时空”。自疫情暴发以来,远程协作、线上会议的需求暴增,无论是工作中的跨境协作,还是生活中那些因疫情阻隔而无法相见的亲友,都对现有的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loud ME”也就应运而生。同样是用“Cloud ME”,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项目主管翟峥还与近20天未曾见面的妻子与女儿照了一张暖心的“云端全家福”。
翟峥一家人的“云端全家福”随着全球数字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后疫情时代的防控常态化,远程沟通协作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无论是家人团聚、虚拟会议、甚至是未来的线上发布会、线上演唱会,“Cloud ME”都能够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作为“看得见”的科技进步,“Cloud ME”的进展让人惊叹;而在“看不见”的地方,前沿科技也正在为冬奥保驾护航。这是一场“最科技”的冬奥会,在百年奥运史上第一次,整个奥运会的基础设施与核心业务系统——赛事成绩、组织管理等——完全实现了“100%上云”,全部迁移至了阿里云上。
这是一次堪称奥运会数字化变革历史上的里程碑式突破。在此之前,冬季与夏季奥运会加起来,平均每两年就在世界不同国家的不同城市举办一次。每次主办国都需要花费1~2年时间搭建场馆、IT设备等基础设施,主数据中心占地甚至达到上千平米。然而,它们大部分都将在奥运会后拆除,使用周期不到一年。而本届北京2022年冬奥会由于完成了核心系统100%上云的历史性工程,其不仅能够将赛事成绩、信息发布、运动员抵离、食宿、交通等信息系统全部迁移上云,实现了统一门户、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更能在比赛后即刻释放云端资源,为其他工作提供支持。而且,这还是一届更绿色的科技冬奥。阿里巴巴位于张北的北京冬奥云数据中心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结合液冷服务器、AI调温等技术,在一年365天当中有超过300天可以“免费”为服务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整体能耗下降70%,每年可节约高达8万吨煤,相当于多种了400多万棵树。科技进步的速度远超众人想象。仅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云计算还因为不够可靠性而被当时的组委会放弃选用。当时,伦敦奥运会项目首席集成师Michele Hyron表示,“我们使用了一些虚拟化技术,但没有考虑云计算。我们要使用成熟的技术,我们在选择时非常谨慎小心。”然而,仅仅在10年后,整个奥运会的基础设施与核心业务系统已经实现了100%的全面上云。通过这些数字化的变革,运动员能够更方便地完成赛事注册、志愿者能够更灵活地提供服务、工作人员也能够更便捷地发布组织日程。而在后疫情时代,它还开启了更多关于体育赛事的想象空间。比如,通过“Cloud ME”与阿里云计算平台,未来也许观众可以“面对面”地看到运动员发丝般清晰的全息投影,“身临其境”地来到比赛现场,为运动员们加油喝彩。
6000小时云端转播,“子弹时间”成最酷技术在126年前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希腊运动员路易斯赢得马拉松金牌的信息,足足等了半个月才被其他国家陆续刊登。而126年后的今天,北京2022年冬奥会通过阿里云向全球转播,带来超过6000小时精彩内容。这将是1964年奥运会开始卫星电视转播以来,又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在传统转播中,各国转播机构需要前往比赛国家报道,将15吨乃至更重的转播车、采编设备跨海运送,派大量技术运维和编辑人员与报道记者一起,前往奥运现场。
云转播后台
而2022冬奥转播的“全面上云”,将会是奥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实时远程制作。通过由阿里云支持的“奥林匹克转播云”,许多设备可以迁移上云,不必再运输,技术与编辑人员也可远程工作,即使无人前往现场,也能完成全球的奥运转播。而且,除了在云端看到4K高清转播之外,随着5G云网端各类技术的全面进步,关注冬奥赛事的观众还可以享受到“子弹时间”、AR/VR、高清视频、短视频等多种观看体验。举个例子,电影《黑客帝国》中的“子弹时间”是一场为世界影迷所津津乐道的特效画面。在剧情中,数十颗子弹射向主人公尼奥,在即将射中时,画面切换成慢镜头,尼奥仰身一跃躲过所有子弹,画面中时间变得极其缓慢,围绕子弹旋转360度,为观众开启了上帝视角。
冰球赛场的云端“子弹时间”这一特效当年花费了制作组数月的时间才能完成,然而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通过几十部高清摄像头拍摄、传输上云、云端人工智能+3D合成的技术,只需几十秒钟的时间,观众可以对速滑、冰壶等众多高速瞬间动作进行360度自由观看,真正“身临其境”。近年来,我国云端体育赛事的观看规模正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在疫情爆发以后,防疫需求催生了更多线上观众。2020年,中国体育直播用户规模达到1.38亿人,2021年可达1.45亿人。不仅是在冬奥赛场,在篮球、足球、体操、跳水等其他体育赛事中,云端“子弹时间”、4K高清、AR/VR等多种技术都将为用户的观看体验带来跃升。
这是一届属于每个人的冬奥会除了冰雪运动之外,冬奥会也带旺了全国冰雪消费的热潮。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天猫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升级为“云上超级商店”,使天猫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云上超级商店和互动平台三位一体,让用户享受可逛、可玩、可买的全方位冬奥体验。而在淘宝直播,一位22岁的北京姑娘“冬冬”正作为阿里巴巴数字人冬奥宣推官,在她的直播间,热情地与观众互动对话,推荐云上超级商店的冬奥特许商品。
阿里巴巴数字人冬奥宣推官“冬冬”
“冬冬”是一位由人工智能实时驱动的拟真人级别超写实数字人,背靠着阿里人工智能技术,她有着真人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驱动,能进行微笑、兴奋、挥手、鼓掌等真人般的动作。
阿里巴巴数字人冬奥宣推官“冬冬”
“冬冬”性格飒爽,风趣幽默,热爱冰雪运动,能够用生动自然的语言与观众交流。背靠着阿里达摩院智能脚本生成能力(AI Script Generation,简称AISG),多模态双工互动能力MMDI(multi-mode duplex interaction)及智能语音合成技术(TTS),“冬冬”在与真人进行实时口语化交谈的同时,还能调动表情、动作进行丰富的互动,并随时回答奥运相关问题、播报新闻。其实,“数字人”并不是个新奇的概念,早在初音未来、洛天依等诞生之初,虚拟偶像就成了广受追捧的现象级二次元“数字人”。
“冬冬”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现场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数字人在原有的虚拟形象基础上,逐渐加入了性格、动作、表情等更加人性化的特征,并使其越来越“聪明”,能够和真人进行互动交流。此前AI数字人大多应用在文娱播报、IP营销等领域,而“冬冬”在电商直播上则进一步开拓了AI数字人的应用体验,开拓了直播间这个新场景,在此次阿里在冬奥营销里,以数字人的身份与用户持续互动和产出内容的创新场域。在人工智能大放异彩的同时,其他前沿技术也为冬奥增添了亮点——比如数字藏品。在本次冬奥会上,作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科技,阿里巴巴推出了4款采用了区块链技术的“阿里巴巴奥运云徽章数字藏品”。这些数字徽章既将奥运的徽章文化带到了前沿技术的浪尖,又是一次数字技术在大型体育赛事的绝佳试水。
奥运云徽章数字藏品
无论是一枚小小的奥运云徽章数字藏品、一个风趣幽默的AI数字人、一张暖心的“云端全家福”、还是一段紧张刺激的“子弹时间”,它们共同组建了一届科技、绿色、精彩丰呈的冬奥会。百年前,马拉松金牌的信息要半个月才能传到媒体;十年前,云计算还是被组委会犹豫后弃用的技术。而2022年的今天,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5G传输等技术的不断突破,这些曾经天方夜谭的“黑科技”都已逐一成为现实。技术永远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核心动力,它与奥林匹克的“更快、更高、更强”精神不谋而合。每一届奥运会之后科技,那些应用在奥运中的前沿技术都将走出赛场,来到千家万户,并以此为土壤,孕育出更多的技术突破、应用创新、体验升级。
所有“看得见”与“看不见”技术,交织成了一届“最科技”的冬奥会。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