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过程中经常调整自己的市场定位并不奇怪,但每一次改变都要慎重考虑。 创业导师朱建民在接受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向青年创业者提出了这一建议。
青年报记者 陈晓斌
[案件]
教年轻人如何创业
L是毕业于交通大学物流管理博士。 2007年毕业时,物流市场火爆,他有一个专门做物流扫描仪硬件的合伙人。 同时,他也感到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滞后。 扫描仪应该有很好的市场,所以我决定自己创业,并以物流扫描仪为项目申请了中国青年创业国际项目(YBC)。
项目提交后创业,L主动找到了当时负责东方国际物流集团物流业务的朱建民作为自己的创业导师。 此前,L曾在一些物流论坛上与朱建民交流过。 他知道朱建民是从事物流行业的,也去过朱建民的公司。 经过多次沟通,L成功吸引朱建民加入中国青年创业国际项目(YBC),担任创业导师。
听了L的创业计划后,朱建民认为,市场上的物流硬件企业已经太多了,各种比较优秀的大公司在硬件方面已经做的比较全面,而处于创业初期的小公司在这个领域,很难跟上人才和资金的投入,所以我建议L走软件+系统+服务的路子,转向物流平台系统。 在上做了一段时间后,L觉得导师提到的一些问题确实存在,自己也遇到了瓶颈,于是欣然调整了自己的市场定位。
公司确定了方向,但L毕竟不熟悉整个物流业务环节。 朱建民带他参观了自己公司的业务运作,让他了解什么是物流,物流需要什么。
正式成立公司后,L仍面临不少困难。 事实上,L公司一开始并不完全具备经营业务的条件和能力。 没有订单,公司不敢仓促招人,资金链逐渐吃紧。 得益于朱建民与朋友的及时联系和机会,让他逐渐增强了市场意识和服务能力,L在实践中逐渐找到了商业模式。
L在管理上也遇到了无数问题。 公司成本高,员工团队薪酬缺乏考核机制。 一些能力一般的员工拿了太多的薪水,却留不住优秀的员工。 是朱建民给他立的考核。 系统创业,还教他让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了解客户的需求。
朱建民告诉L,要用高薪留住人才,提高技术和服务能力。 当时,不再领到工资的L觉得不可思议,但几年过去了,L才深深感受到这一点的重要性。 现在L的公司已经发展到40到50人的规模,年营业收入达到上千万元。
[经验]
创业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
朱建民本人过去也创业过,做过的两家公司的章程撰写和运营他都参与过,所以对创业也很有热情。 他认为,创业必须要有激情,要对创业的困难有充分的准备。
他认为,创业的成功率很低,但创业确实可以圆年轻人的梦想,否则不创业就没有机会了。 仅有激情是不够的。 你必须非常清楚你想做什么,你需要什么资源来做这件事,你会面临什么困难。
同时,创业需要有失败的勇气和准备,必须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创业计划。 自从朱建民辅导以来,所有成功的创业案例都经历了无数次修改,最初的商业计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